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做好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哲学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哲学系2025年应届毕业生共59人,其中,哲学27人、哲学(拔尖计划)12人、哲学(强基计划)16人、哲学(双学位)4人,实际共完成59篇毕业论文。经指导老师评阅、专家评阅、论文答辩、教研室推荐,专家组审定,哲学系评选出3篇优秀毕业论文。
二、质量检查情况
哲学系在大三学年春季学期末正式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学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开展规范和哲学系实际情况,制定了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安排表,同时组织毕业班同学召开毕业论文写作沟通会,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详细告知学生毕业论文各关键时间节点安排,严格落实每一阶段任务。
(一)指导老师选派:拔尖计划、强基计划学生在阶段性考核通过后,根据自身研究志趣申请调整学术导师,学术导师即为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针对平行班学生,哲学系先面向全系专任教师征集毕业论文选题方向,采取匿名方式向学生公布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后,确定对应的指导教师。学生与指导老师共同商议确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系统填写《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任务书确定后,哲学系适时敦促了解师生沟通及论文进展情况。
(二)选题及开题:从大三学年春季学期末开始论文工作,保证学生和指导教师有充足的沟通时间,确保双方充分了解,明确选题。在大四学年秋季学期,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开题答辩委员会,统一组织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学生所选题目具有专业性、学术性、难度适中,同时对于学生选题及其研究思路严格把关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通过后提交参会专家签字确认的开题纪要,并在系统填写修改完善的《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三)中期检查:严格管理及跟踪学生毕业论文难度,于大四学年春季学期开始开展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填写《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四)论文撰写:哲学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对毕业论文的格式、写作要求、成绩评定等进行统一要求,力求做到规范严谨。
(五)论文审阅:压实论文指导老师责任,确保毕业论文在导师充分指导和审核同意后开展毕业论文重复率检测和评阅工作。对于论文评阅,要求教师按照论文的学术水平、研究方法、规范性、结果等进行全面、认真地审阅和评分。本次学生提交的答辩版本论文重复率均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指导老师和评阅专家评分均在60分以上,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核,确定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六)论文答辩:哲学系成立答辩委员会,以教研室为单位成立答辩工作组,由专职教师担任答辩委员,由副高级以上的教授担任答辩主席,负责论文评阅及其答辩总体安排。根据论文专业方向分成9个答辩小组,确保学生能与答辩专家有充分的交流时间。各个答辩组在答辩过程中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学生介绍毕业论文情况、导师发言、答辩委员提出问题、学生根据答辩委员问题进行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流程规范。另外,在正式答辩之前,还现场宣读了哲学系学生工作组《致全体毕业生的文明毕业倡议书》,要求各位毕业生遵纪守法、恪守道德准则,珍视学位荣誉、彰显文明风范,理性庆祝、守护身心健康。答辩结束后对论文成绩进行评定,讨论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并向全系师生公示。
(七)材料存档: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管理毕业论文环节工作套表填写,确保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档案材料规范,内容完整。
在系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全体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届毕业论文工作。同时为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哲学系整体教学水平,哲学系从组织领导、过程管理、最终考评等几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哲学系毕业论文的组织、指导与答辩等主要环节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哲学系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毕业论文工作亮点与特色
(一)强调选题环节,重视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将选题环节作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来抓。由专业老师提供选题方向,并以匿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学生根据研究志趣自愿选择,确定研究方向和心仪的导师,让学生和指导老师有充足的交流了解和沟通时间。同时要求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选好论文选题,使学生通过陈述自己的选题理由以及写作设想明确写作思路,同时指导老师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误区有系统性了解,进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二)严抓毕业论文规范,严格要求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既是检阅学生理论知识的工具,也是磨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手段。严格要求学生毕业论文规范性,既是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脚踏实地的作风。哲学系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落实指导老师和教研室主任监督管理责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撰写毕业论文。
(三)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每一阶段工作安排。根据2024年我系毕业论文工作开展情况及其指导教师反馈,哲学系加大了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力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进度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工作;要求指导教师经常性与学生联系,就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切实让学生感受到毕业论文写作压力,严格按照学院要求完成每一阶段任务,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哲学系狠抓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格要求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工作,但在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自查和巡检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个别同学论文质量不高,论文篇幅不够,缺乏深度、力度和创新点,知识面较窄,思路不够开阔,选题缺乏专业术语,出现口语化表达。
2.学生主动性差,畏难情绪严重,根据指导教师反映,部分学生不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完成进度需要不断催促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勉强完成。
3.学校对学生论文格式提出严格统一要求,并反复强调检查,使论文格式规范化程度整体上大为改观。但少数同学仍存在格式不规范问题。
4.少数学生答辩水平不高,表达思路不清晰,问题回答不准确,对毕业论文所研究的问题了解和把握的程度有待提高。
5.部分学生系统材料提交拖延较长,教师对系统操作不太熟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论文开题报告会纪要、毕业答辩情况及成绩评定表因需提供纸版签字材料,线上线下人工材料审核成本较高,容易出现管理混乱。
6.哲学系师资有限,本年度共有毕业生59人,指导教师31人。部分教研室师生比相当不平衡,如马哲教研室,共有8位学生参加毕业答辩,仅有3位老师完成指导、评阅和答辩,工作量较大。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哲学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整改措施:
1.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对于撰写毕业论文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开展论文写作相关课程和讲座,锻炼学生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写作毕业论文打好基础。
2.强化选题训练,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论文选题价值。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关键步骤。选题的性质、难度,对于能否达到本科教学目标至关重要。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来看,出现问题最多的不是文章写作任务完不成,而是文章内容与选题符合度不高,出现词不达意、论证不清、反复更换选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选题没有选准,选题阶段出现大而空、无创新点、不符合实际等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务必要把握好选题环节。哲学系组织论文指导老师提供多样化的选题方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和论文主题。
3.严抓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论文质量。进一步修订毕业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和规章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及时跟进学生的毕业论文进展状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年轻教师指导水平,以便更好地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4.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哲学系将在充分总结梳理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守好人才培养质量底线,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