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哲学系!
新闻动态
首 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哲学系2025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孟子哲学中家庭与政治之间的冲突”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14      编辑:哲学系新闻中心      点击量:

2025年7月8日,作为优秀大学生暑假云夏令营的活动之一,由四川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孟子哲学中家庭与政治之间的冲突”讲座成功举办。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宗教系、哲学系蒋韬教授与四川大学哲学系何繁教授一同为来自全国数十所双一流高校的60余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呈现了一场线下和线上结合的精彩讲座。

蒋韬教授以家庭在孟子道德政治哲学中的作用及德性统一性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孟子哲学中的"二本"问题,进而提出孟子思想中并存的两种核心观念:由己及人的推展思想与自我牺牲的思想。通过分析《孟子》中舜的故事和《梁惠王下》的故事,蒋韬教授强调孟子思想的深刻性在于揭示家庭伦理与政治道德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张力并非理论缺陷,而是对人性复杂本质的真实呈现——当二者冲突时,孟子毅然选择捍卫家庭这一人性根基,甚至不惜牺牲政治理想。这种直面矛盾的哲学智慧,正使儒家思想焕发出超越时代的现实力量。

通过讲座,同学们了解到,孟子虽然继承儒家传统,但其思想并不同于《论语》以孝悌为政治基础的看法。他强调家庭与政治领域间存在张力甚至不可调和的冲突,但他并不寻求彻底调和这种矛盾。在孟子看来,人兼具家庭成员和政治成员的双重身份,当履行家庭责任的美德与履行政治责任的美德发生冲突时,孟子主张个人应当做出牺牲。这种强调牺牲的观点,与“修齐治平”所蕴含的由家及国、和谐贯通的思想形成了鲜明对照。

在讲座期间,来自四川大学的何繁教授作为与谈人也参与了对于话题的探讨。与谈人不仅是话题的回应者,更是思想的同行者,通过不同视角的思想碰撞,为同学们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在讲座中,线上和线下的同学也积极提出了各种问题。一位哲学系22级本科生提出疑问,孟子哲学中的仁义冲突在孔子时代是否已有表达?我们是否应考量先秦思想的相关性?蒋韬教授认为,孔子对仁义冲突的表述虽不如后世清晰,但确已有所表达,并主张学者应将先秦理论视作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思想整体来理解。另一位线上的同学提出了关于在美德冲突中“牺牲的边界”问题,蒋韬教授认为答案非绝对,需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境来理解和界定。面对当代社会中不婚主义浪潮的冲击,家的概念逐渐扩大,这为重新诠释和发展孟子的相关思想提供了新的语境和可能性。

此次蒋韬教授的讲座为所有参与者打开了视野,挑战了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的预设,揭示了孟子思想中家庭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性,为现代思考家庭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冲突提供了古典哲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撰稿:包馨妤

上一条:哲学系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末行政学工暨科级干部座谈交流会

下一条:【教学简报】哲学系学生参加第二届BLESS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发言

关闭

四川大学哲学系

党政办(201室):028-85417159

本科生教务办(202室):028-85417126

研究生教务办(202室):028-85417656

学生及团委办(203室)028-85413870

科研办(212室):028-85412298

邮  箱:zxx@scu.edu.cn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书记信箱
主任信箱
公众号矩阵(查看)

领导信箱:

书记:zxxscu@126.com

领导信箱:

主任:zxxscu@163.com

Copyright©2020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