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哲学系!
新闻动态
首 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哲学系“逻辑、认知与互动”系列讲座第一讲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0-11-06      编辑:哲学系新闻中心      点击量:

2020年11月5日晚上19:00,由四川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与逻辑学教研室主办的“逻辑、认知与互动”系列讲座第一讲“逻辑知识的本性——蒯因哲学未完成的任务”准时开讲。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哲学学院院士陈波老师,主持人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徐召清老师。本次讲座以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并在B站上同步直播;有80多位来自四川大学以及国内其他高校的80余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讲座,有400多人次在B站观看了讲座直播。

在本次讲演中,陈老师主要讨论了如下三个问题:

其一,关于逻辑,蒯因说了什么?陈老师把蒯因的逻辑观概括为11个论题:1.只有真值函项和(带等词的)量化逻辑才是“逻辑”。2.真值函项和(带等词的)量化逻辑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标准记法。3.集合论不是逻辑,至多是伪装的逻辑。4.高阶量化理论不属于逻辑。5.模态逻辑不应被看作逻辑。6.没有必要发展关于命题态度词的逻辑。7.关于逻辑真理的语言学理论是错误的。8.存在对逻辑真理的多种不同刻画。9.逻辑真理具有三个显著特征:行为意义上是明显的或潜在明显的、题材中立,以及普遍适用。10.面对顽强不屈的经验,逻辑是可修正的。11.让逻辑不受伤害总是一个合理的策略。

其二,蒯因的逻辑哲学中有哪些难题、困境与悖论?陈老师主要讨论了蒯因哲学中的四个“悖论”,它们分别是卡茨的可修正性悖论、可修正性和坏翻译的悖论、可修正性和变异的悖论,以及用逻辑修正逻辑的悖论。陈老师认为,对于蒯因的逻辑哲学来说,前三个悖论是真实的,最后一个悖论则是表面的和虚假的,可以被解释掉。

其三,如何发展和完善蒯因的逻辑哲学?陈老师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逻辑学家必须对我们的认知和语言实践进行某种经验研究,包括形成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论证和反驳的方式和方法。逻辑学家的工作要专注于“通过何种规则、程序和方式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这一问题。陈老师引用了吉拉·谢尔(Gila Sher)的断言:逻辑既奠基于世界,也奠基于心灵。但如何对它做出可信的阐释和证明,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从而补充更多的细致论证。

陈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令人获益匪浅。讲授结束后,同学们在线上踊跃提问,获得了很多启发。

撰稿:刘诗梅

来源:科学哲学与逻辑学教研室


上一条:哲学系与宗教所党总支学生第三支部委员会选举会议顺利召开

下一条:哲学系《存在论与性命论》讲座顺利开展

关闭

四川大学哲学系

党政办(201室):028-85417159(传真)

本科生教务办(202室):028-85417126

研究生教务办(207室):028-85417656

学生及团委办(203室):028-85413870

邮  箱:zxx@scu.edu.cn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书记信箱
主任信箱
公众号矩阵(查看)

领导信箱:

书记:zxxscu@126.com

领导信箱:

主任:zxxscu@163.com

Copyright©2020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