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哲学系!
新闻动态
首 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哲思寓童心,亲子共成长”特色项目之非遗漆扇创作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6-30      编辑:哲学系新闻中心      点击量:

  

2025年6月15日上午,文科楼200教室内墨香与漆韵交织,由哲学系与宗教所工会主办的“哲思寓童心,亲子共成长”非遗漆扇创作特色活动顺利举行。来自校内各单位20余组教职工家庭齐聚一堂,亲身体验“以漆为笔、以水作画”的古老技艺,并在漆扇上挥毫书写,完成了一场非遗漆艺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的创作之旅。一把素扇入水转,水墨交融绘天然,稚嫩手握毛笔端,方寸扇面间流淌千年的东方哲思与亲子温情。

cfcb5e7f2688c610595b7b64946876d

活动由哲学系大创团队负责人、哲学专业拔尖计划本科生刘子瑜同学主持,“漆艺承载的不仅是工艺,更是一种体验自然之美的东方哲学”,他以简洁的开场点明活动主旨——在动手中体悟传统智慧,在亲子合作中感受浓浓爱意。随后,书法专业的钟嘉仪同学以生动图文展开一场文化溯源,她娓娓道来中国漆艺七千年发展脉络,从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器瑰宝,漆艺始终与中华文明共生共长。当话题转向书法,钟嘉仪从甲骨文讲起,解析篆隶楷行的演变,她特别指出漆扇与书法的共通点,正如漆料在水面自由流淌成纹,毛笔亦需在约束中挥洒性情。

a8d493cec1106eee89a4bd3f495f219

漆扇制作环节让教室瞬间变成创意工坊,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家长与孩子们围聚操作台前,开启漆扇制作之旅。调漆、滴彩、摇扇、浸染——原本空白的扇面与水中的漆色相遇,幻化出不可复制的瑰丽图景,恰似哲学中关于“偶然与必然”的生动隐喻。

“妈妈快看!我的扇子像星空!”一个男孩兴奋地举起布满深蓝与银斑的扇面,周围家庭纷纷赞叹这偶然诞生的诗意。活动现场专业演示了多种技法:“平入法”得均匀流云,“波浪法”现叠嶂层峦,“斜入法”生渐变烟霞。即使使用相同颜色,因入水角度、摆动速度的差异,每把扇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一位小朋友完成了一把紫金色漆扇后分享感悟:“漆在水中的不可控性教会我们接纳不完美。”

当漆扇晾干,活动进入书法创作阶段。孩子们在志愿者父母指导下学习握笔姿势和基础笔画,家长则协助设计扇面文字内容。稚拙的“和”“爱”“家”等单字,工整的 “江山”“四川”等词语,陆续出现在流光溢彩的扇面上,墨迹渗入漆纹的瞬间,文化基因也在代际间悄然传递。一位小朋友在父亲指导下写下“上善若水”四字,墨迹与漆纹相映成趣:“爸爸说水和漆都能随形变化,这就是‘柔’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625081742

此次活动通过漆扇与书法两大非遗载体,让抽象哲思变得可触可感,水墨丹青与斑斓漆彩相映生辉,成为每个家庭协作与创意的见证。这些摇曳生风的漆扇,不仅是夏日清凉之物,更成为连接哲思启蒙与亲子对话的文化桥梁,无声诉说着那个充满漆韵墨香的美好时光。

撰稿:刘子瑜

摄影:路力源、刘子瑜

上一条:论文精萃003|汤云:Taking political normativity seriously: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realism in Inquiry

下一条:“哲思寓童心,亲子共成长”特色项目之童趣竹编活动顺利举行

关闭

四川大学哲学系

党政办(201室):028-85417159

本科生教务办(202室):028-85417126

研究生教务办(202室):028-85417656

学生及团委办(203室)028-85413870

科研办(212室):028-85412298

邮  箱:zxx@scu.edu.cn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文科楼

书记信箱
主任信箱
公众号矩阵(查看)

领导信箱:

书记:zxxscu@126.com

领导信箱:

主任:zxxscu@163.com

Copyright©2020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