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阳光温煦。9月15日,哲学系系主任熊林教授以“大学与理想”为题,结合四川大学的发展历程与哲学学科的不同特点,引领2025级新生重新思考大学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何而来。

熊老师从自由和科学两个角度重新揭示大学的本质。所谓“自由”不是指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而是指人能自我要求、自作主宰,从而见证自身之自由。科学自其作为科学而站出来之际,就肩负着以自由之思展现自由之人、并以内在价值规定人生之重任。回顾“学校”(schola)与“闲暇”(σχολή)的古义,大学最初就是师生共同持守的闲暇之地。这种师生共同体以从事科学、进行自由之思为自成目的的活动,形成了“知识即力量”的传统。随后,熊老师从哲学系不同区域展示的讲座会议信息、照片以及哲学系特邀青年艺术家根据哲学九个二级学科特点创作的画作开始,向新同学们介绍了哲学系的办学特色,展示了哲学学科丰富多元的研究面向。“爱智、包容、笃行”的系训,既是川大哲学系实堪究学术、论义理、共思辨的特点,同时也是哲学系师生在求学、治学道路上共同勉励的思想准则。
最后,熊老师祝愿同学们能够愉悦地度过大学时光,因为愉悦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对自己全部劳作与努力的最高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