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哲学系2022级强基计划本科生陈翔赴北京参加第六届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论坛暨第九届自然法青年论坛。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联合举办,聚焦“政治秩序中的意志、知识与德性”问题,围绕政治的基本原则,政治秩序的正当性以及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展开反思和讨论。本届会议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会,会议形成了积极广泛的学术影响。

陈翔同学在会议中作了题为《The Authority of Internal Critics: Rethinking Ideology Critique from a Political Realist Perspective》的研究报告,其旨在通过政治现实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意识形态批判的方式、内涵和身份限制。他指出,现实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区别不仅在于批判的方法论的不同,还在于它对谁有资格成为合法批评者的更为严格的身份限制。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只有内部批评者——他们本身就是被压迫的群体,分享他们社群的基本社会话语和实践——才有权对被评估的社群进行意识形态批判。他强调,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我们无需赋予自由主义批判特权,真正的政治现实主义应承认多元现代性与多极格局,意识形态批判的使命在于在现实矛盾中保持警觉与创造力,从共同体内部推动解放与转化。

陈翔同学的发言充分展现出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采。哲学系将继续开展并深化与国内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同学们的学术道路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支持,不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陈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