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深化就业环境认识,增强社会适应性,哲学系2021级本科毕业生于3月22日—23日、3月29日—30日分批赴金堂县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贺麟故居)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第一日上午,指导老师张清涛、刘纪琪分别带队抵达贺麟故居。同学们在民俗文化专家冷维刚老师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贺麟先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复刻旧居、先哲堂、贺家祠堂、绣花楼、锄经种德展厅与贺氏家规家训陈列室。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贺麟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思想,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贺麟先生一心向学、廉洁无私之高尚人格的认识。



参观了解贺麟先生的生平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贺麟先生作为日常生活与学习科研中的榜样,将哲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用哲学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悟哲学,时刻不忘笃学深思、学成报国,坚定不移地将“爱国家”“重教育”“慎交友”“倡简朴”的贺氏家风家训与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给传承下去。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会上,金堂县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老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当地乡村振兴结合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随后,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经历,畅谈对乡村发展的思考与见解,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深入调研、积极实践,为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贡献新方案。



座谈交流会
次日上午,五凤溪古镇景区讲解员万老师带领哲学系师生实习实践团队考察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调研保护历史文化名村资源,赋能乡村振兴。通过讲解和实地的走访考察,同学们切实和深入地体会到了当地文旅建设的现状,引发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关注和思考。



走访了解新农村的建设状况
下午,实习实践团队积极投入农耕劳作中,体验了翻地、种植玉米、修剪果树等一系列农耕活动,感受劳动魅力。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贺麟先生“诗书传家、锄经种德”的精神内涵,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耕读实践
哲学系毕业生金堂县五凤溪家风文化学院(贺麟故居)实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同学们在贺麟先生的学术精神与家风传统的研习之中进一步感受到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让“乡村振兴”的理论构想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实践,更使哲学教育从书本走向田野。未来,哲学系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文化机构的协同创新并持续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将哲学思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创新动能,推动文科人才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实现价值创造与知识转化的双向赋能。
撰稿:张鹏杰 徐维妍
图片:扈嫦璇 欧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