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哲学系!
新闻动态
首 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动态   >   正文

讲座纪要|“基于慈悲的亲子联合干预开发:家庭系统视角下的方案设计与神经机制初探”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3      编辑:哲学系新闻中心      点击量:

2025年11月7日上午,由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心性哲学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四川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心性哲学系列讲座(第十期)”在望江校区文科楼200会议室顺利举行。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冬梅主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哈磊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哲学系刘朝霞教授与谈。本次讲座吸引了哲学系、宗教所师生及心理学界的研究者与临床从业者齐聚现场,并吸引了逾150位观众在线同步参与。

王冬梅副研究员指出,青少年情绪障碍问题已成为社会亟待关注的焦点。精神科门诊中青少年患者数量激增,其中不少孩子独自就诊——这反映出当前心理困扰的普遍性与家庭支持的缺失。

王冬梅老师以“基于慈悲的亲子联合干预开发”为题,围绕青少年情绪障碍的成因、慈悲干预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证研究展开系统介绍。她指出,当前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普遍,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而“慈悲干预”可通过增强亲子情绪同步性改善家庭系统功能。

讲座介绍了以佛学“慈悲心”与心理学“仁爱”理念为基础的六周团体式亲子干预方案,结合功能近红外成像(fNIRS)技术,从心理与神经双重层面探索干预机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父母的养育压力下降、青少年的自我慈悲水平显著提升,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为慈悲干预的科学可行性提供了实证支持。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就“多孩家庭的慈悲互动”与“家长自我觉察的重要性”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就“多孩家庭的慈悲互动”及“家长否认自身问题的治疗策略”等展开讨论。王冬梅老师回应指出:“干预实践中,首要条件是家长的自我觉察与改变意愿。”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与深入的学术讨论中圆满结束,为心理学与佛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下一条:哲心向党·薪火相传——党总支学生支部开展重阳节离退休老同志慰问志愿活动

关闭

四川大学哲学系

党政办:028-85417159、85418898(人事)
本科生教务办:028-85417126
研究生教务办:028-85417656
团委及学生办:028-85413870、85418055
科研办:028-85412298
邮   箱:zxx@scu.edu.cn
办公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二楼



书记信箱
主任信箱
公众号矩阵(查看)

领导信箱:

书记:zxxscu@126.com

领导信箱:

主任:zxxscu@163.com

Copyright©2020四川大学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06382号